——在国际形势和中国外交研讨会上的演讲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兼外长 王 毅
(2022年12月25日,北京)
各位专家,各位朋友:
很高兴和大家再次相聚,共话国际形势和中国外交。今天的世界正在经历深刻而宏阔的历史之变,此时我们更需要引领时代的思想、化解挑战的良方、凝聚共识的力量。在此,我很愿意和大家交流分享,也期待听取各位的真知灼见。
即将过去的2022年,无论对世界还是中国而言都是承前启后的关键一年:
放眼世界,变革和动荡两种趋势持续演进,团结与分裂两种取向相互激荡。人类社会这艘巨轮穿越世纪疫情的波涛,又遭遇地缘冲突的飓风,阵营对抗的漩涡,通胀高企的暗流,能源短缺的寒潮,前路充满颠簸动荡。与此同时,危机也带来变革、蕴育希望,世界上绝大多数的发展中国家更加自觉地加强团结,更加积极地开展合作,更加从容地应对变局。在新的世界图景中,冲突、对抗、遏制、脱钩违背潮流、注定失败,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才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
回望中国,面对风高浪急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戮力同心,迎难而上,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新的伟大成就。特别是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擘画了宏伟蓝图,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贡献中国方案,为变乱交织的世界提供了宝贵的确定性和稳定性。
各位朋友,
2022年的中国外交,是迎难而上,勇毅前行的一年。在习近平主席亲自擘画下,在党中央有力部署下,我们以元首外交为引领,以服务党的二十大为首要,以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主线,应变局,解困局,创新局,全方位开展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作出了新的贡献。
一是元首外交高潮迭起,纲举目张。归结起来,是“一大主场,两大倡议,三大访问”。
一大主场,就是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在中国和国际社会共同努力下,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取得圆满成功。来自五大洲的31位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和国际组织负责人来华出席开幕式,与我们共襄盛举,让国际社会看到了一个更加自信、自强、开放、包容的中国,也让冰雪之约成为人类一起向未来的新起点、新希望。
两大倡议,就是全球发展倡议和全球安全倡议。今年4月,习近平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首次提出全球安全倡议,为应对国际安全挑战、实现世界长治久安提出中国方案,得到国际社会积极响应。半年多时间里,已有70多个国家对全球安全倡议表示赞赏支持。6月,习近平主席在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期间主持首次全球发展高层对话会,推出中方落实全球发展倡议的32项主要举措,设立开放式项目库,成立全球发展促进中心。目前已有100多个国家和包括联合国在内多个国际组织支持倡议,近70个国家加入“全球发展倡议之友小组”。
三大访问,就是从9月到12月,习近平主席开启疫情以来首个线下高访季。从撒马尔罕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到巴厘岛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和曼谷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再到利雅得首届中国—阿拉伯国家峰会、中国—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峰会。在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前后,习近平主席相继出席5场多边峰会,与40多个国家的领导人举行双边会晤,铸就了全年元首外交的三座高峰,实现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对外工作的崭新开局。
二是反对阵营对抗和零和博弈,维护大国关系战略稳定。世界要好起来,大国要作表率;大国如何相处,攸关人类前途。中国从对世界、对历史负责的高度,积极推动构建和平共处、总体稳定、均衡发展的大国关系格局。
我们坚决抵制美国的错误对华政策,推动探索中美正确相处之道。面对美方执意把中国作为最主要竞争对手,大肆围堵打压挑衅,致使中美关系陷入严重困难,中方采取坚决行动,反制强权霸凌,同时开诚布公沟通,指明正确方向。
习近平主席两次应约同拜登总统通话,在巴厘岛举行三年来中美元首首次面对面会晤,剖析中美关系实质,划出中方底线红线,强调应摒弃你输我赢、你兴我衰的零和博弈思维,确立对话而非对抗、双赢而非零和的交往基调,按照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三原则,推动中美关系重回健康稳定发展的正轨。两国元首进行的坦诚深入沟通富有建设性战略性,双方都重视中美关系的世界性意义,都强调探索确立中美关系指导原则的重要性,都希望双边关系尽快止跌回稳,都同意有效管控分歧、推进务实合作。拜登总统再次重申“四不一无意”承诺,并进一步表示美方不支持“两个中国”或“一中一台”,不寻求把台湾问题作为工具遏制中国,美方也无意寻求同中国“脱钩”,无意阻挠中国经济发展,无意围堵中国。
事实一再说明,中美之间脱不了钩,断不了链。新形势下,中美共同利益不是减少了,而是更多了。不冲突、不对抗、和平共处,这是共同利益;深化经济融合,更多从对方发展获益,这也是共同利益;提振全球经